單一無二一直是格蘭利威主打的SLOGAN,所以在這次的格蘭利威保衛隊的甄選中難免被提及。
格蘭利威的單一無二其來有自,所以自然有其標準答案,但還是會聽到一些特別的答案.....,
『我覺得單一無二所代表的是人,因為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
當然每個人都是單一無二的沒錯,但對我而言這樣的答案還似乎不夠,
這樣的回答不禁讓我想到許多東西..........。
每個人都是單一無二無法被複製的,我們對於某些人也是無法被代替的,
但......我們似乎也像個普通人一樣的生活著,
(雖然不太願意承認但我也包括在內><。)
這樣就是所謂的單一無二嘛?不!!對我而言這樣似乎還不夠.....,
是不是可以再精采一點。
.....
.....
.....
.....
.....
也許是因為小時候電影的影響,或是已經不知是哪來的錯誤觀念,
印象中對遠洋漁船船員大概可以這樣分:
一、他們努力的工作著,老實的將錢存下來作未來用,這是一般的普通人,
所以他們身上沒有我想說的故事......。
二、遠洋漁船上只有無盡的海與天,沒有網路訊號!!沒有電視訊號!!
整天面對同樣景色枯燥到令人乏味,所以極少數的船員在沒有工作的時候,
就需要酒精甚至是賭博的刺激來度過這一日又一日悶到令人發瘋的生活,
而當回到港口的時後,也就是他們流連女人鄉的時候........。
三、而在極少數極少數極少數極少數的船員之中,有一種人.......
他當遠洋漁船的船員不是為了薪水,而是為了能夠走遍世界各地領略各地風光,
枯燥的海與天在他心裡自有其美麗,而當到了港口的時候,他會帶著他的相機四處的遊走,
拍下一幅幅屬於當地的美麗,他流連的不是女人的身體,而是懂得欣賞女人的美麗......
每一個美麗的地方,會在他心中留下美麗的記憶,
這樣類型的船員有一個人的名字可以借為代表,
一個為興趣可以離家背景數十年的男人,
一個認同自己喜歡的地方可以侃侃而談說著自己國家太官僚的男人,
一個喜歡這個地方可以願意將自己的後半輩子都留在這裡的男人,
這個男人的血液中流著一種叫浪漫的東西,
他的名字叫-杜可風-。
有時看到攝影展或是一些攝影圖片,看著一張張美麗的圖片,都會覺得........
他只是拍出相片中物品表面的美麗,他沒有拍出照片背後所蘊含的意義,
他還沒有到達能夠將所拍出的照片變成藝術品;
在看過他的照片作品之後,你實在很難再去屈就於那些只拍出表面美麗的作品。
有什麼樣的視野就造就了什麼樣的高度,雖然一開始的技術能力還沒達到,
但....經過日本留學四年的他,開始他崢嶸人生的第一步。
他!一九六七年--拍張照片要五千元!!當時國內最高薪攝影師地位、放下已被藝術圈肯定的地位,
也要冒險奔向不可知的美國,只為了追求與學習。
他!!一九七一年--成為第一個在紐約開設個人工作室的華人攝影師。
他!!!一九七九年--關閉在紐約已上軌道的攝影公司;當時為任何時尚雜誌拍照,
一頁(設計精品專業)的酬勞為三百五十美元;
卻選擇自我放逐,只為了追求返璞歸真的自我。
他!!!! 一九八零年--不負逝世恩師期望,返回台灣攝影界,帶回了自我放逐期間的作品,
為台灣攝影界開啟了嶄新的一頁。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高行健說:「在中國玩攝影或以攝影藝術為職業如今大有人在,
就我看到的作品而言,能達到這番境界的;我應該承認,或者以為,唯有柯錫杰。」
一個一生都在追求攝影藝術的男人。
一篇文章一開始難的是開頭,接下來更難的是內文,
我可以努力的翻書跟搜尋來用簡短的一段文章寫出他的生平,
但我卻寫不出他為何的如此有個人魅力,如此的讓人心生嚮往.....。
---其實他賣十本書的錢,根本比不上他賣一幅畫的錢;而他寫一本書的時間,卻往往要耗費經年,遠遠超過他完成一幅畫的時間。---
---嚴格來說,他沒有受過多少中文教育,也自認寫的不好,但是他喜歡寫,也勤於寫。中年時期譯述大量西方美術書籍,為五十年代文化土壤尚稱貧瘠的台灣,澆灌了不少養份;步入老年,每次奔波異域從事人類學調查,他依然用皺摺滿布的手,耕耘稿紙,著作成冊。台灣文化界不少人提及「劉老」就心生崇敬,不僅在於他的畫名,更在於他的著述。---
---從交書談及寫書,再從寫書談及教書,這位老學家兼老學者,似乎談「書」的興趣大於談「畫」的興趣。
依然是那個基本想法:「寫作和教書,讓我有一份成就感。」
「這成就感在於---我為社會做了一些該做的一些事。」---
---「邱吉爾說過一句話,他說『人生最好有個正當的娛樂,你必須把這娛樂當做一回事認真的做,即使不能變成財富,也可以擁有一個豐富的人生。』」民國八十四年盛夏,一群來自國立師院美勞教育系的學生手捧木瓜來拜訪「劉老」,劉其偉露出老爺爺式的和藹笑容招呼他們落座後,回答了這群年青人的第一個問題。---
他是劉其偉!!
一個令人值得去xx的人(我本來想用敬佩的,但總覺得似乎還不夠,但我又實在想不出到底要用什麼字眼...><!)
杜可風、柯錫杰、劉其偉他們三人是我心目中最景仰與佩服的三個人(當然劉其偉先生排第一!!),
他們用生命去演出他們的不平凡,
他們用一生的熱情去追求著某些東西,這樣的熱情、這樣的一生,
這才會讓我深深記在心中。
單一無二的夢想,單一無二的去實踐,
這樣才是單一無二。
這樣才是男人的浪漫。
後記
原本以為寫這篇文章用記憶中內容就夠了,但寫到柯錫杰先生,跟本寫不出其風采;
寫到劉其偉先生時更慘,一個字都寫不出來結果只好從書裡一段一段的抄;
感謝天下文化的兩本書,還有借用了隻字片語的其他網頁。
宇宙遊子柯錫杰
探險天地間劉其偉
http://forestinfall.pixnet.net/blog/post/79725639
華語電影最紅的攝影——杜可風 (光華雜誌舊文)
http://www.photosharp.com.tw/photosharp/News3882.html
攝影家手札 柯錫杰老師 專訪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346401
博客來 心的視界:柯錫杰的攝影美學
(我的愛書~~)
(圖來自網路下載,刻意轉成黑白。文章來自天下文化 宇宙遊子--柯錫杰)
第一次看到柯錫杰先生的等待維納斯是在聯合報上,還節錄著部分宇宙遊子一書的文章,即使當時刊在報上的照片只有黑白兩色,但當時的我總是感覺有些說不出的東西在心理或在腦海裡......,一直到後來在專科讀書在圖書館裡看到這本書,再到出社會之後還是買了這本已經看過好幾次的書放在書櫃中,一直到寫這篇文章,似乎有些東西一直都沒變過。
等待維納斯
離開義大利時,我憑著好手氣,在賭場籌足了去希臘的旅費。但是我並不知道,即將在希臘邂逅影響我一生的場景。
那是夏天的愛琴海,我在海色、天色和白牆之間,徘徊了二十多分鐘。我知道那裡有我想要的東西,但快門怎麼也按不下去。只好到附近轉一轉,看看海,在那裡呆坐了幾分鐘。終於我回去按了快門。
平常我們從相機的視窗看出去,只是一個小小的image,但是等到透過幻燈機把它放大來看的時候,那一剎那,是優秀作品或一般水準,一目了然。回來後看著這張放大的照片,我知道我突破了自己,完成一張非常好的作品。甚至到現在,我自認為仍沒有一張作品能超越這張。
後來詩人鄭愁予聽了這張照片的故事,他說:「啊,愛琴海是維納斯出現的地方,你在等待維納斯。」
1962年台南安平所攝作品『盲母』
(文章及照片來自天下文化 宇宙遊子--柯錫杰)
位去日本前,柯錫杰到高雄中洲半島拍照,碰到一對盲眼的夫前帶著三個孩子向漁家乞討,柯錫杰攝下一幅作品『盲眼的夫婦』。從日本回來後,他路過台南安平又遇上這家人,但父親不見了。打聽之下,原來她丈夫剛剛病逝,柯錫杰心裡好難過,主動提議:「妳真艱苦!我幫忙你找間孤兒院寄養最小的孩子,一定好好照顧。」「不!我不要!」母親搖頭,她笑著解釋:「囡仔還是在我懷裡最幸福!」柯錫杰的快門抓住盲婦笑著搖頭的那一剎那。懷抱嬰兒的牠笑容裡有心酸、有靦腆、更有自信。
(圖片及文章來自天下文化-探險天地間劉其偉)
南投牛耳公園裡陳尚平給劉其偉所塑的原尺寸雕像。劉老對遊客說:「請你們不要誤會,它不是什麼偉人像, 只是藝術家陳尚平參加比賽的一件得獎作品。紀念的是陳尚平,該讚美的是他。」
最後來聽首歌巴!~!~